
▲肇觀電子V163A 芯片
近日,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芯片廠商肇觀電子V163A芯片成功通過了《AEC-Q100可靠性測驗報告》權威認證。作為一款針對車載智能視覺處理產品開發的低功耗、高性能SoC芯片,V163A集成了高質量的ISP處理器、高性能神經網絡計算單元、高精度3D深度和幾何計算引擎,耗時三年研發測試,通過了AEC-Q100包括功率溫度循環測試(PTC)、高溫存儲測試(HTSL)、高溫工作壽命測試(HTOL)、加速壽命模擬測試等20多項可靠性測試在內的嚴格測試。

▲ 肇觀電子V163A 通過AEC-Q100 認證報告
作為集成電路廠家進入汽車領域的通行證之一,AEC-Q100 是由汽車電子協會AEC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uncil) 制定和推動的一套質量控制標準,從申請測試企業的芯片中,抽取幾千顆芯片,針對每一顆芯片進行嚴格的質量和可靠性確認。由于用于車載的電子設備涉及到用戶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相比較消費及工業電子設備,車規級芯片的測試項目更加繁復、測試環境更加惡劣、通過標準更加嚴苛,對質量系統和安全系統要求極高。該測試涉及幾十項測試要求,被測芯片必需通過全面測試芯片產品的可靠性指標,從而確保系統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的可靠性。
例如在溫度循環測試中,V163A芯片在-40°C to +105°C環境下多次迭代進行1000小時的測試,確保芯片能夠在此測試溫度下保持正常工作;以人為加速老化的方式測試芯片,依然確保芯片在產品使用中的可靠性和壽命。
基于肇觀電子多年技術積累以及成熟的芯片架構平臺,本次發布的車規級芯片V163A集成了高質量的ISP處理器、高性能神經網絡計算單元、高精度3D深度和幾何計算引擎、高性能DSP;以及支持多路攝像頭輸入、USB3.0、車載以太網、多路CAN等接口便于系統集成開發。
4K @ 30p高質量的ISP處理模塊支持自動的3A ( AE/AWB/AF)和壞點校正;3D降噪功能能夠使圖片的銳度更強、顏色更加鮮明、輪廓更加清晰;支持鏡頭畸變矯正使得圖片能夠還原至更加真實;支持2/3/4frames HDR,高達120db的寬動態范圍,保障在各種嚴苛光照場景下看清視野內目標物;并提供專有的ISP tuning tool 幫助客戶調整ISP參數和圖像效果。
基于多年研發的CVKit? NN IP集成業界領先的AI計算加速能力,包括領先的每TOPs處理幀數,實時數據流處理能力,支持高精度FP16神經網絡模型無損部署,以及高性能的INT8網絡支持能力。最高算力可達3T。能夠在單位成本和單位功耗下最優地支持神經網絡模型的各種神經層的不同數據類型,并使得客戶的模型部署的精度損失最小。
對空間立體信息的感知能力是智能駕駛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四周物體和自己的相對位置比如方向、距離、運動方向、運動速度、運動加速度等等這些信息,對于無人機在空間中判斷自身位置以及和周圍物體互動十分重要。擁有這些能力需要智能設備擁有幾何解算能力,而3D深度計算就是幾何解算的基礎任務之一。V163A集成了高精度3D深度和幾何計算引擎:
以被動光雙目(高幀率640x480)為例,在高亮陽光下踢球和拍球,最終成像的深度圖準確反映了球在地上遠近滾動的不同深度,即便球速很快,輪廓依然清晰。


▲ 對高速運動的賽車做實時AI識別(圖中紅框)和幾何特征點(圖中紅點)提取
V163集成了雙核高性能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可同時運行多種信號處理相關的算法。其支持多路攝像頭輸入,適配多種圖像傳感器,為汽車前后視、環視、內視等各種應用提供良好支持。
肇觀電子V163A在推動自動駕駛領域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其不僅能夠處理多類AI任務,對多類目標進行實時監測和精準識別,還支持主流深度學習框架,同時滿足自動駕駛的視覺感知、視覺建圖定位、視覺ADAS等多種自動駕駛場景的需求,以及眼球跟蹤、手勢識別等人機交互功能。在實際的汽車行駛過程中,運用V163A的這些技術能力,可以對道路上的標線、標牌、紅綠燈、以及行人等其他障礙物進行識別和避障。V163A適用于車道保持、前車距離保持、碰撞預警、自動泊車、車內駕倉監控等各種應用并已批量商用。
人工智能落地的挑戰,一方面在于整個產業鏈亟待在性能、成本、功耗等方面綜合性能優異的核心芯片;另一方面則在于算法部署實施、具體應用過程中,所需知識技能過于專業而導致的綜合成本高昂。其中,后者成為算法部署落地的一大難題。
針對這一問題,肇觀電子推出AI應用開發平臺Infer Studio?,能夠將算法“翻譯”成芯片能夠“讀懂”的表述文件,使算法快速完成部署,同時為開發者提供“一鍵式”的開發體驗,可使算法迅速完成編譯并在平臺上高速跑起來,顯著節省了開發時間并提高了商用落地效率。
傳統汽車產業在新能源和無人駕駛的驅動下受到挑戰,交通和駕駛智能化催促著汽車成為了繼手機之后又一驅動大量芯片需求的終端。近期芯片短缺之聲不絕于耳,因為汽車的安全性要求遠遠高于手機和其他電子消費品,且種類繁多,導致車企缺芯成為了芯片供不應求的重災區。據報道,大眾減產1.5萬輛;奧迪已超過1萬名員工休假;戴姆勒、豐田、福特、等多家車企都不得不采取削減產量以應對危機,車載芯片告急的新聞屢見不鮮。預計2021年全球范圍內的汽車芯片短缺將造成多達450萬輛汽車產量縮減,這個數字相當于全球汽車年產量的5%。
整個汽車產業的供應鏈體系將繼續受全球局勢的影響。中國企業亟需增強自己的核心技術能力并自行發展用于電動汽車的半導體芯片。如果我們不解決這個問題,汽車業始終面臨著“缺芯”的嚴峻挑戰。目前國內汽車行業中車用芯片自研率僅占10%,90%的汽車芯片都必須依賴從國外進口。肇觀電子國產自主V163A芯片成功通過AEC-Q100權威認證,無疑為汽車行業在車載芯片方面不依賴于國際廠商,注入一劑強心針。
新聞來源:佐思汽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