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來源:人民日報 上海2020-11-27消息(記者 沈文敏 )
讓智能安防領域的攝像頭更具識別效果,讓車艙內的攝像頭監測司機是否在駕駛過程中違規并及時聯動警方,基于雙目視覺和深度學習的3D相機……記者近日走進上海科創企業肇觀電子,其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AI)視覺芯片在保證8位整型的精度下,每秒最快能計算181幀(張)圖片/視頻,并且將AI算法從訓練部署到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依然不損失算法的精度。
“人工智能技術的價值在于讓機器代替人做大量簡單重復的工作,而人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做更具創造性的工作。在人工智能技術中,芯片是核心元器件。”肇觀電子創始人馮歆鵬向記者介紹說,人工智能就是人類教會機器學習的過程。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芯片性能利用率衡量標準就是:在運算圖片的時候,既要保證圖片的精度(準),又要保證運算的速度(快),是否又“快”又“準”。
據了解,在智能安防領域,建設城市視頻監控系統是實現城市安全和穩定的重要基礎,是“平安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成為“智慧城市”的重要載體。傳統的安防監控只能達到“看得見”的功能,而肇觀的芯片應用到智能安防領域,能夠讓攝像頭“看得清”“看得懂”,極大提高識別效率,把大量重復簡單的工作留給機器去解決。
在輔助駕駛領域,車艙內置攝像頭可以監測司機是否在駕駛過程中出現說話、打電話、打瞌睡等情況,不僅能提醒司機,也可以直接聯動到公安機關,提示交通事故風險。外置攝像頭可以識別馬路上的行人、標線、紅綠燈,需要非常及時準確的提示或直接幫助司機避障或制動,否則,慢了一秒,都會提升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
在無人零售領域,傳統的自動售賣貨柜使用的是重力傳感器,對應的價格是根據每一件商品的重量來事先預設的。當顧客取走某一件商品的時候,系統會根據減少的重量,核算出相應的價格,再進行扣款。而從技術上,重力傳感器需要經常校準;從成本上,重力貨柜成本高昂。換一種技術,安裝了計算機視覺AI芯片的攝像頭,可以通過對商品外形的識別來扣款,成本大大降低,但是對識別精準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物體識別算法在實際運行中有1%的精度下降,貨損率和運營成本就會大幅增加。這意味著“準”是考核計算機視覺AI芯片性能的關鍵指標。